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光伏企业破产连锁反应:强者愈强,中国“背黑锅”?
GTM Research报告指出,目前美国仅有两家光伏公司能够与中国竞争,一家是First Solar,其采用的碲化镉薄膜电池生产技术与中国同行完全不同。另一家是太阳电力公司(Sun Power),该公司能够幸存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产品的转换效率极高,中国产品无法替代。
据悉,刚刚关闭加州一座工厂与德国若干生产线的德国大型光伏组件制造商SolarWorldCEO阿思拜克(Frank Asbeck)已联合其他企业向德国政府与欧盟进行游说,认为中国的光伏企业向欧洲市场倾销,政府应该进行制裁。
一时间,中国光伏企业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同时,不得不迎接贸易政策变化的挑战。
市场变化是破产主因
国内光伏企业并不认同“海外企业破产由中国企业所致”的观点。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美国长青太阳能公司的商业策略还是几年前制订的。那时作为光伏组件原料的多晶硅价格正在高位运行,而该公司希望通过使用较少的多晶硅来获得竞争优势。但不幸的是,最近两年多晶硅的价格连续暴跌,从2008年初期的每公斤接近500美元跌至目前的每公斤50美元。
“在此期间,长青太阳能公司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行业再定位,而其单一的技术也根本无法和其他厂家一样迅速应变。此外,该公司也受到美国本土企业FirstSolar崛起的影响。”业内人士说。
而对于德国企业一再提出的制裁申请,江苏某光伏组件企业负责人表示,“相信欧盟不会轻易接受申请,因为如果真的接受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摩擦将会急剧上升”。
“反倾销有两个基本的判断,一是政府有没有补贴?事实上,中国政府对这个产业没有直接补贴。第二,我们中国企业有没有低于市场价格的行为,到国外去倾销?假如没有,也不成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对记者说。
他表示,希望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协会与协会之间的对话,来实现更好的产业对接,实现光伏产业在全球的合理分工,以降低成本。他还表示希望通过对话化解对立和对抗的情绪。
上海交大太阳能研究所的崔容强教授则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国内应用市场的启动来证明中国光伏产品并非向海外倾销。
光伏市场就是一场政策性的“无血战争”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5月15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确和高效地表征3000V/20A功率器件应用指南
-
5月16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