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揭开合肥长鑫存储器项目神秘,靠挖墙脚能挖出个未来?
技术从何而来
有媒体表示“合肥长鑫公司没有DRAM研发能力”,还表示目前主要技术来源主要有两个团队,一个团队的员工主要来自SK Hynix公司的前员工,另一家则是前日本尔必达公司的员工。
之前合肥长鑫也不断招募台湾地区华亚科的前员工。由于华亚科在2016年被美光完全收购前,是全球继三星、美光、SK Hynix之外,第4家有能力发展20纳米制程DRAM芯片的企业。因此,根据之前的媒体报导,合肥长鑫已经从华亚科挖走了不少员工,甚至华亚科前资深副总刘大维也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员工。
从一系列媒体报道来看,国内存储人才的引进堪称一部挖墙脚大戏,先有台湾媒体爆出“大陆两大体系紫光和合肥长鑫同步锁定挖角华亚科制程相关人才,其中由合肥市政府主导的存储器研发团队合肥长鑫,开出三倍高薪和紫光集团的双倍薪较劲,在存储器界丢出一颗震撼弹,凸显大陆建立存储器自主技术的决心。”
笔者看来,资本挖脚本无可厚非,在国内企业收购之路遭外强企业阻拦,人才吸引本就是一种手段。
之后还有报道表示“全球三大DRAM厂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近期不约而同相继寄出存证信函给跳槽到大陆合肥长鑫、及为福建晋华负责研发的联电核心成员,全力防堵DRAM技术流入中国大陆,让全力发展自主DRAM研发的中国大陆踢到铁板,也让近期有意跳槽到大陆的华亚科核心技术人员,遭到空前恫吓。”
由此看来,国内存储器厂商想要到处挖人才,还得给员工做心理辅导。不过台湾南亚科也有部分人员已跳槽到合肥长鑫,但目前多以厂务为主,还未有制程技术人员加入对岸发展存储器的集团,但南亚科也展开智慧财产财权的保护和宣导工作。
曾经与非小编就读过一篇关于日本专家痛批中国半导体人才的文章,文中称中国的半导体技术人才具有偷懒、个人主义、缺乏忠诚感的劣根性,并认为中国无法培养出本土人才。虽说文章点出了几点事实,但小编认为这位专家过于以偏概全,管中窥豹,只需摆出中国半导体实力不断进步的事实便可“打脸”回应。
自2010年以来,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能够首次重回两位数增长(2000年以来第五次两位数增长),存储器居功至伟。IC Insights预计,2017年DRAM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55%,NAND闪存同比增长也高达35%,价格是存储器市场实现大幅增长的最重要原因。在一片大涨的情势下,中国存储器厂商显然可以得益其中,但与大厂比还是有不小差距。这样的情势下,合肥长鑫能否扛起中国存储器这面大旗,还得期待它的真正实力。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5月15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确和高效地表征3000V/20A功率器件应用指南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