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芯”开始的中美贸易战,携“真枪实弹”正式开打
中美贸易战的核心:科技之战
此次 “301”调查报告显示出对中国产业战略极为熟悉和高度关注。它广泛引用“中国制造2025“、“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多篇中国政府产业规划。
这篇报告实际上是对中国科技发展、技术引进、产业升级等相关政策的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以及中国引进和利用高新技术的较为成功的案例的详细总结。报告表明:“技术和知识产权驱动经济增长,令美国经济保持竞争优势。最终,中国要求或施压进行技术转移的行为、政策和做法,削弱了美国公司知识产权价值、降低了美国的全球竞争力,阻碍了创新投资。因此,令美国商业承压和受限。”
简单来说,就是,一直以来,技术和知识产权驱动经济增长是保持美国长期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地位的优势。而现在,中国利用已经通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融入国际贸易与经济体系所取得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利益,吸收互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开始实现高科技产业的布局和迅速发展。这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觉,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崛起之前,现在下手,还来得及。
而最终决定这次中美贸易战的升级是否,来源于美国的判断:一是中国这么做究竟能不能真的崛起?二是以美国现今乃至长远的发展来看,在不伤害自身的情况下,究竟能不能完成对中国这个野心勃勃的对手的制衡?
中国高科技产业:还差的很远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达沃斯论坛上阐明,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
那么中国的产业现状在全球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从2016年中国各行业全球占有率排名来看,中国企业占有率比较高的制造业,都是有技术含量和门槛的,但技术密集度不高,属于中低度技术密集型,处于价值链的中下游。
表面看来,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仅次于美国,但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文化娱乐、生活服务这些领域,在硬件、软件、科技、制造这些代表高科技实力领域的独角兽依然稀缺。
当互联网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国际传播与民用化时,中国依靠完整的产业体系,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殊机遇,实现互联网领域多产业的迅速发展。因此中国在模式创新方面表现突出。也就是说,所谓的中国式创新更多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合理应用。正因为如此,许多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高效管理、技术研发或精益成本控制,而是通过强力的销售和营销迅速占领市场,实现收入和规模的快速扩张。
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基本上都是第三棒,也就是商品化包装,做品牌、销售、客户服务。而第一棒的核心元件和第二棒的公版、产品都是绕过去的。而在最基本的实体创新,也就是底层技术储备上,和传统强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这在芯片产业领域,表现尤为明显。而要想迈过这一关,过去靠市场换技术,现在已很难行得通,只有靠买,但今天,如果中美贸易战升级,这扇门也要被关上了。
而技术和知识产权驱动经济增长,正是美国最大的优势。美国社会的最大财富和最大优势不是钱,也不是人,而是美国推崇科技创新的环境。科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制度,有三个特征:普遍主义、重视创新、致力于增进公众福利。
创新和技术买不来
从长远来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科学和创新是美国所拥有的最大竞争力。也是中国受制于美国的关键痛处。
所以中国需要思考,全民提倡的技术创新,应该怎样去实现,怎样去落地,怎样去升级到产业层面。首先需要具有包容力的环境,孕育创新种子的良好土壤,崇尚和鼓励科学家、企业家们自由探索的风气。
而长期以来,对中国很多企业而言,面对技术水平远远超过他们的那些国外创新科技企业,他们一看不管花多大的代价也是追赶无望,通常所要做的就是买买买。然而,买的来股东席位,真的买的来技术吗?赵伟国虽然视李健熙为偶像,但显然,他只是学到了三星的一点战略皮毛,三星能走到今天的地位,绝不是靠反周期的并购和扩产那么简单,而是几代人的卧薪尝胆、埋头苦干、钻研技术。
现在回头再看2009年发生的那些影响芯片行业的大事,会发现,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不乏卓越的人才,为之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又是多么惨痛。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和残酷,甚至当你想要崛起,别人就会来打压。中国科技产业自身的发展和升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如何应对贸易战
目前中美贸易战中,对于美国来讲,中国是美国出口的第三大市场,贸易保护和限制中国贸易,会影响到美国24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将会减少中国物美价廉产品,从而使美国中下等阶层人民的生活和社会成本上升。
对中国来说,对美出口受阻,如果每年没有3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对中国的影响:一、特朗普的关税对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将造成中国产能极其严重的过剩;二、估计高达5000万-7000万个工作岗位将受到影响。
如果中国对美国的外贸顺差就算只降1000亿的话,对中国有多大影响?3752亿相当于中国GDP的3%,1000亿对中国实际上影响是0.8%。除去其他因素,应该影响在0.5%左右。
贸易战长期的影响在于,可能会切断中国产业链向顶端延伸的途径,严重迟滞中国的产业转型。要突破此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支撑中国经济的主流必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高端迈进,而要完成它只有依靠创新。
由此,转压力为动力,中国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坚定不移地进一步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持走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以知识产权立国、创新立国为根本,再发展和扩大内需,进一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未来可能将继续扩大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开放,尤其在养老、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
贸易战对于中美知识产权与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将是一次历史机遇。贸易战将倒逼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中美知识产权机制将有可能进一步趋同。
总的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崛起,美国提出的中美贸易战,来自中国的反制,至少是一定程度或象征性的反制将是必然的。而大规模的贸易战发生在两个如此巨大体量的经济大国之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全球经济都将影响巨大,很少有国家地区能够独善其身,可以预见在各方力量的游说和干涉下,最终和解的概率较大。
最后
4月7日,新华社发布的通稿《习近平同特朗普开始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对特朗普说:
“中美两国关系好,不仅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对世界也有利。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中美关系正常化45年来,两国关系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得到了历史性进展,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实际利益。中美关系今后45年如何发展?需要我们深思,也需要两国领导人作出政治决断,拿出历史担当。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在新起点上推动中美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7月4日,华为心声社区刊登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以《励精图治,十年振兴》为题的内部讲话。在任正非看来,芯片急是急不来的,“不光是工艺、装备、耗材问题,股市为了圈钱,夸大太多了。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自知在云、人工智能上我们落后了许多,才不能泡沫式地追赶。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要有更高眼光的战略计划。”
任正非表示,“至于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估计未来20年-30年,甚至50年-60年还不能消除。但是,我们要将差距缩小到‘我们要能活下来’。”
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各方力量都对中美贸易战极其重视和积极面对。美国耶鲁大学中国法律中心主任、教授葛维宝认为,美国对华的立场正在发生变化,一是因为特朗普和之前的美国总统都不一样;二是因为中国实力已经大幅增强,美国对华政策当然要进行调整。“中美需要一起来制定两个国家共存的基本原则和条件,当然每个国家都要保护自己的利益,我们应该找到中美关系的基本原则,两国要一起来想这个问题,这样才能有积极的结果,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好事,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没有中美两国的参与是无法解决的。”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