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市场赛点已至:要么全能,要么出局
尽管全球科技公司对IoT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市场规模增长态势做出了一致的乐观判断,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可能过分低估了IoT市场的准入和竞争门槛。
随着AI、云计算等技术与IoT产业的融合,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趋势加剧,迫使涉足IoT领域的企业必须同时具备全产业链整合和供应链智能制造能力,从而具备覆盖全场景、全品类,能够提供一站式、生态化IoT解决方案的能力。如果将视野放到全球市场,品牌的全球化布局能力也是决定其能否在IoT市场有所作为的关键因素。
毫无疑问,IoT市场的竞争已经成为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早期依靠单项能力跑步入场的“偏科型选手”开始遭遇“木桶定律”,能力上的短板成为发展掣肘,而布局全面能力均衡的“全能型选手”后发优势开始凸显。
从局部战役到全面战争,IoT战事升级
2018年初,亚马逊单方面宣布不再为谷歌Nest系列产品提供销售渠道,作为回应,Nest公司决定切断与亚马逊的任何联系。自此,亚马逊和谷歌两巨头由于在智能家居领域的竞争,关系恶化到了极点。这起事件直接反映出智能家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和亚马逊在IoT市场的布局有着相似的路径,二者早期均通过智能音箱产品占领智能家居入口,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在全球智能音箱市场,亚马逊份额占比为35.5%,谷歌紧随其后占比30%。如果仅以“入口”为标准,二者在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已经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不过,这场竞争远非“入口之争”那么简单。
事实上,谷歌和亚马逊两巨头在争抢入口的同时一直在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完善产业链生态,谷歌大手笔收购了智能家居公司Nest,亚马逊则收购了智能门铃和家庭安全监控设备制造商Ring,参与投资了智能家居硬件公司Ecobee。二者之间的竞争早已从单纯的入口之争上升为智能家居全产业链的综合竞争。
以阿里巴巴、百度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则希望复制谷歌和亚马逊的成功模式,纷纷推出各自的智能音箱产品,并试图通过价格战的方式迅速占领智能家居入口,而后通过开放平台模式建立IoT生态。与这些互联网巨头相比,在入口上具有天然优势的华为和小米,则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在智能手机之外拓展智能家居品类,以实现对全品类、全场景的覆盖。
在智能手机市场与华为、小米竞争激烈的苹果,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动作则显得有些迟缓。不过在进入2019年之后,种种迹象显示苹果正准备发起追击。不仅请来前微软副总裁 Sam Jadallah 担任其智能家居部门的最新掌舵人,还收购了一家已倒闭的家庭安防摄像机公司Lighthouse AI的专利组合。显然苹果正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自身在IoT市场的综合实力。
当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巨头们在IoT赛道上你追我赶时,作为智能家居市场的真正主角,家电企业开始基于自身在产业链整合、供应链管理以及智能化制造等方面的能力,融合AI、云计算技术,通过软硬件的协同,展示自身在IoT领域的“全能”实力。
如家电巨头海尔从2017年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动“全场景定制化智慧成套”方案的落地。同样具备全场景、全品类覆盖能力的TCL,在智能终端业务拆分独立之后,也开始加快在IoT领域的布局,聚焦T-HOME(家庭)、T-LIFE(生活)、T-LODGE(旅宿)、T-PARK(园区)四大场景,以AI×IoT为战略,实现场景与需求的融合。
从早期对智能家居入口的争夺,到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比拼,再到AI技术与IoT产业的融合,IoT市场已经从局部战役升级为一场全面战争。
“偏科型选手”遭遇“木桶定律”
当IoT市场竞争升级为综合实力竞争时,一些单项能力突出的“偏科型选手”开始遭遇“木桶定律”。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恰恰相反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只有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时,木桶才能装更多的水。IoT这条赛道上并不缺少单项能力突出的选手,但在其他能力上的短板却限制了它的发展空间。
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些以智能单品切入市场,而后试图通过开放平台模式建立IoT生态的互联网巨头。以阿里巴巴和百度为例,二者在智能音箱市场的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虽然各自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智能音箱”这一入口对第三方智能终端厂商却未能形成足够的生态号召力。
原因在于,大的家电品牌均倾向于以自身标准建立各自的智能家居生态,不愿将入口的主导权拱手相让,如海尔推出U+开放平台,三星推出智能家居平台SmartThings Hub,目的都是想建立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因此,真正对接入互联网巨头入口意愿强烈的大多是一些对消费者缺乏足够吸引力的中小家电品牌。
但对大多数家电巨头而言,在建立IoT生态这件事上也往往有着明显的能力短板。以不久前推出大屏生态平台SwaioT的创维为例,虽然创维在智能电视单品用户规模上具备优势,但在其他品类上的短板,导致其无法实现场景化的互通互联体验。再比如美的,虽然在白电领域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由于缺乏“入口型”产品,只能尝试与阿里、小米等企业试水一些智能家电单品。
TCL实业控股(广东)有限公司CEO王成在春季发布会上说:“未来三年内,仅生产单一品类的厂家和不能为用户提供连接融合服务的厂家将出局。”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王成对IoT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在我看来也是TCL在IoT领域始终采取全产业链均衡布局策略,在现有品类基础上拓展更多品类和场景的原因所在。
TCL在智能家居产业链整合和供应链智能化制造上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它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AI、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加强不同品类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避免沦为单纯的品类拓展和产品的多元化。此前小米的智能家居全品类布局就曾被质疑为“杂货铺”。尽管TCL拿出了基于四大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但落地体验如何还有待观察。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