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落后、竞争惨烈,终登科创板的传音前景依然堪忧
被华为起诉索赔2000万,传音控股科技含量遭受质疑
在传音控股登陆科创板的前一天,它因为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被华为起诉的消息占领了舆论头条。幸运的是,华为的“突袭”并没有对传音控股的顺利上市造成影响。但随着国庆节后股市开市,传音控股股价应声下跌,跌幅超过13%。
回顾传音控股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早在去年3月份,传音控股就曾计划借壳新界泵业在A股上市,但由于双方未能对部分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借壳上市计划最终搁浅。
而到了今年3月份,科创板就曾对传音控股进行了三轮的问询,主要针对传音控股的核心技术、营销费用远大于研发费用、净利润比较薄等关键问题。
对于核心技术面临的质疑,传音控股曾表示,“公司取得的核心技术均是在公司业务开展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及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由核心技术人员带领研发团队紧跟世界前沿技术的演进方向,自主研发取得”。
不过对于这样的回答,业内似乎并不买单,因为从传音控股的专利情况以及研发投入情况来看,其研发实力和核心技术掌握情况都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面对证监会的问询,传音控股曾列出23项公司核心技术,包括深肤色人像夜间拍照、深肤色智能美颜、深肤色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相册、手机防水防腐蚀、XPEN手写笔设计、大电流快充等技术,但这23项核心技术专利基本上都是在2017到2018年前后“集中”申请,似乎有为了上市而匆忙申请的嫌疑。
另外,按照传音控股的说法,传音控股及其控股子公司目前已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中国境内拥有的专利共计630 项,其中发明专利 97 项,实用新型专利 385 项,外观设计专利148 项。在著作权方面,拥有286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核心软件著作权69 件。
但“毫不客气”地说,这样的专利拥有量在智能手机行业内并没有竞争力。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华为拥有专利数高达8万件,小米截至今年7月份的专利申请总数为11万+,OPPO截至今年9月份的专利申请量超过3.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3.1万件。
不仅是专利数量方面的差距悬殊,在研发费用投入方面,传音控股也在面临巨大的质疑声。
根据传音控股招股书显示,2016年传音控股研发费用为3.85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比例为3.31%;2017年研发费用为5.98亿元,占比2.99%;2018年研发费用为7.12亿元,占比3.14%。而众所周知的是,科创板对于上市企业研发收入占比要求为15%,但根据以上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传音控股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上下,和15%的指标要求相去甚远。
以华为作为对比来看,华为对研发的重视一直在业内“有口皆碑”。2018年,华为研发费用达1015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为14.1%。而其他同行的研发投入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例如三星2016到2018年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7.33%、7.01%、7.65%,苹果公司同期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66%、5.05%、5.36%。由此看来,传音控股3%左右的研发投入比例确实有点“可怜”。
而从研发人员结构占比也能看出企业之间的差距。2017到2018年,国产手机品牌中与传音定价、战略最像的小米的研发人员占比为38%、44.2%,而传音控股研发人员占比仅为9.85%、10.6%。这也难怪有业内人士表示,“传音控股本身以营销作主导,研发的能力并不强”。
诚然,传音控股能够成为“非洲手机之王”非常难得,它对于当地市场用户的洞察能力以及消费者口碑的营造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资本作为嗅觉灵敏的存在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在“蓝海”畅游的机会,企业大鳄们“跑马圈地”乐此不疲。而对于传音控股来说,好不容易打拼下的这一亩三分地,正随时面临着被分食、被争夺的危险。
面对这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传音控股需要进行不断的思考与改变。市场的变化总是风云莫测,在这“无常”中,企业的创新能力才是让它能够保持地位“不变”的唯一手段。
文 | 于斌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1.1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ImSym 开启全流程成像仿真时代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