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小米CC 9 Pro评测:年轻人的最佳拍照手机

2019-11-06 09:49
泡泡网
关注

时间一晃,2019年也快要走进尾声,在近几个月内,各家手机厂商发布了针对不用户的各类新机,尽管这使想要购机的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说实话,太多层出不穷的新机也让人目接不暇,内心疲惫。

各家厂商新出的手机,无非就是在水滴屏、刘海屏、机械结构三种屏幕方案中选出一种,然后再搭配上不同的芯片和镜头,多数手机连一个鲜明的卖点都不好总结出来,所以当小编得知小米CC 9 Pro要全球首发一亿像素时,真的眼前一亮,心中燃起了火花。

但在未接触到实机前,小编心中其实是希望和质疑并存的,甚至可以说对这款手机的质疑,要比希望多得多:使用一亿像素的大镜头会不会影响手机的整体设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一亿像素究竟能对拍照有多大程度的提升?除了一亿像素这款手机还有其他什么技术亮点?直到小编上手了小米CC 9 Pro后,这些疑问就都有了答案。

一、出色的外形与极佳的手感

我们先来看一下小米CC 9 Pro 的外观,毕竟在入手的第一时间,这款手机的外形设计就拉升了我很多好感。

小米CC 9 Pro的正面是一块6.47英寸的曲面水滴屏,这块屏幕拥有FHD+分辨率,可支持DCI-P3色域显示,对比度达到了400000:1,并且还支持阳光屏2.0和低亮度Gamma矫正,所以无论是在强光下,还是在昏暗的环境中,小米CC 9 Pro都能有非常不错的显示效果。

在护眼方面支持256阶护眼模式,同时获得了德国莱茵T?V低蓝光认证,有效减少了手机使用过程中蓝光对眼睛的刺激,长久使用眼睛更不易疲劳。

由于采用了曲面屏,提升了视觉上的一体感,两侧黑边对手机美观的影响也就了降到最低,所以无论屏幕处于点亮状态还是熄灭状态,小米CC 9 Pro给人的视觉效果都非常棒,并且其精心的曲面设计和机身结构,也基本杜绝了误触现象的发生。

手机正面的下巴也需要特别提到一下,小米CC 9 Pro的下边框仅为3.43mm,这是因为其采用了最先进、最适合柔性屏的COP封装,因为良品率低、成本过高原因,目前采用该技术封装的手机很少,但小米仍然克服难关将其用在了小米CC 9 Pro的身上,所以才有了现在这种整个正面都是屏的视觉效果。

对了,小米CC 9 Pro还采用了全球首款超薄屏下光学指纹模组,厚度仅为友商旗舰机的十分之一,这解决了过去由于指纹模组体积较大,只能与电池错位摆放,从而导致屏下指纹位置靠下的问题,使指纹解锁变得更加顺手、流畅。

将手机翻至背面,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小米CC 9 Pro的相机模组,五个不同功能的镜头在手机背部的左上角,由上到下依次排开,镜头的右侧是双闪光灯与双柔光灯,小米的logo则放到了机身的左下角。

整个后壳的设计秉承了极简的原则,没有其它多余的图案和条纹,这也恰好将其通过超精密机械加工工艺打造的机身,完美的展现了出来,在工程师们的反复调试和打磨下,小米CC 9 Pro拥有了层叠交错的纹理效果,光线下转动手机,弧形的纹理会一层又一层的交替出现,不断扩散,再加上刚刚好的绿色,小米CC 9 Pro兼具了时尚感和科技感。

机身采用了四曲面玻璃的设计,整体感觉非常圆润,握在手里的贴合感也非常好,一亿像素超大镜头加入而导致的厚度变化,也因此变得几乎无法察觉,208g的重量尽管相比于其他手机略重,但仍然可以轻松地长时间使用,要知道,10g重量换来的是一亿像素和更大的电池,这笔买卖真的不能更划算了,而且就小编本人来说,更喜欢略重一点的手感,握在手里更踏实、更有安全感。

小米CC 9 Pro的外形设计在手感、质感、配色方面都非常出色,总的来说,这款手机的外形设计,用惊艳来形容,可能还差了一点意思,但差的意思也就那么一点点了。

二、一骑绝尘的拍照实力

接下来就是这款手机最大的亮点——拍照功能,小米CC 9 Pro采用了1亿像素超清镜头+10倍混合光学变焦镜头+50mm焦段经典人像镜头+2000万超广角镜头+独立微距镜头共同构成了13mm-125mm全焦段五摄,其中1亿像素超清镜头和10倍混合光学变焦镜头均支持OIS光学防抖,并且采用了双闪光灯、双柔光灯组合。

相信大家都对这个一亿像素的超清镜头很感兴趣,那么小编就重点介绍一下:这款108MP的超清镜头采用了1/1.33英寸超大感光元器件,f/1.69超大光圈,7P镜头设计,尊享版更是使用了业内罕见的8P镜头,在像素数量、传感器尺寸、光圈大小、镜片规格等方面都达到了行业顶级水平,1/1.33英寸的感光元器件更是目前手机界最大的感光元器件,俗话说底大一级压死人,大家可以算算看,大了这么多级够压死多少人了(狗头)。

介绍完这颗一亿像素镜头的硬件参数,小编再简单说几句这个镜头对于拍照方面的意义吧:

高ISO下,会显著增加画面噪点,影响画面纯净度和观感。提升照片画质的关键在于增大进光量,以使相机尽量少地去拉高ISO。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