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晋华落寞 长鑫疾行:中国DRAM厂商的王者梦
而值得一提的是,长鑫从奇梦达手中接过堆叠式架构的相关技术专利,并通过引入双重图案对准(SADP)以及四重图案对准(SAQP)等技术,并从内外双面电容逐渐走到外部的单面积电容(柱状电容),成功将奇梦达的 46nm 平稳推进至 10nm。
此外,先进晶圆代工工艺在摩尔定律影响下,已发展至 5nm 及以下制程,DRAM 工艺不可避免的也将走向 10nm 以下。因此,开发环绕式三节晶体管结构 GAA(Gate-all-around)以及其他新型的存储器技术等是大势所趋。
长鑫方面的消息是,该公司已开始在 HKMG、EUV 和 GAA 等新技术方面的探索。长鑫采用从研发到生产的 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的模式。截止目前,一期厂房设计月产能 12 万片 12 英寸晶圆,装机月产能 2 万片,正在评估年底月产能 4 万片的可行性。
设备利用率低 产能有待提升
目前来看,长鑫在产能为每月 2 万片,与巨头三星们的不可同日而语。但无法忽视的是中国厂商在技术与生产层面达到相应水平后,不计成本以占领市场份额的激进方式,以及本土市场强大的需求与消化能力。因此,市场潜力也是分析师 Robert Maire 看好长鑫的主要原因。
此外,鉴于传统 DRAM 厂商追逐利润的运营模式,在产能保证前提下,如果长鑫强势发起市场攻占策略,之于原本脆弱的 DRAM 供需市场将是重磅炸弹,若传统厂商保持价格不变来应对,直接的后果则是新一轮 DRAM 产品大规模堆积。
三星在行业低谷期多次利用“反周期”定律,加剧行业亏损,迫使同行业企业破产,最终牢牢占据行业头把交椅。而可以预知的是,在不远的将来,长鑫也将由可能具备向三星发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挑战。
图源 | Seeking Alpha
产能方面,中国具有实现包括 DRAM 在内的存储芯片量产的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市场占据美国半导体系统控制与产出管理设备厂商 KLA 全年营收的 1/3,但中国厂商的半导体相关产出却没有达到全球 1/3 的规模,特别是在 DRAM 在内的存储芯片领域的产能。
因此,该现象说明在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利用率方面,中国厂商还存在巨大的进步空间,但是随着设备利用与磨合的进一步深入,本土厂商在短时间内,仍有较大机会在现有设备资源情况下,释放相当大部分的产能。
写在最后
复盘 DRAM 历史发展,审视以长鑫为代表的本土厂商,拥抱主流技术(堆栈式架构)与创新型存储技术的引入,本土强劲的内需驱动,技术专利纠纷风险的规避,以及生产设备释放的产能潜力。
因此,与其唱衰,不如多点阳光,以梦为马,静候长鑫在 DRAM 市场突出重围的好消息。
作者:裴军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5月15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确和高效地表征3000V/20A功率器件应用指南
-
5月16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