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芯片的“人事慌张”
苹果的自研芯片设计是在2007年第一款iPhone推出后不久开始的,但在2010年iPhone 4的A4处理器推出后,苹果才算正式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在A6处理器横空出世的时候,苹果iPhone手机就已经是傲视群雄的存在了。随后在2013年,苹果发布的A7采用全新的64位设计,采用了三星28nm制程工艺打造,为手机处理器打开了64位时代的大门。
此后A8、A9、A10这几代则进一步提升了核心数和制程工艺,分别从20nm到16nm,性能也节节攀升。之后的A11又被称为性能怪兽。A12-A16也是一直秉承着采用最新最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的原则。不过在最近几代的发展中,可以发现的是,下一代自研芯片的进展正在逐渐放缓。
有不少人把这一结果归咎为苹果公司最近两年频繁的人员流失。
01
苹果人才流失严重
自2019年以来,用“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来形容苹果公司最近三年人才流失现状再合适不过。
2019年2月,在苹果负责A7至A12X芯片开发的首席芯片设计师Gerard Williams III离开苹果,他是苹果历代iPhone核心处理器以及M1系列的首席架构师。在他离开的同时带走了多位关键芯片工程师。随后与他人共同创办了新公司Nuvia,主要业务是开发用于数据中心的处理器。
同年苹果公司将 ARM 首席架构师 Mike Filippo 收入麾下,担任苹果自研M1芯片的架构总监,接替Gerard Williams III的工作。随后在今年年初Mike Filippo 出走微软,从事处理器开发工作。
2021年12月份,在苹果任职超过8年的M1芯片设计总监Jeff Wilcox也宣布离开苹果,将重返英特尔。随后Jeff Wilcox公开在英特尔担任职位为设计工程团队CTO,主持客户端SoC研发。
除了这三位大将的变动之外,同在布局元宇宙的Meta也与苹果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头戴设备、智能手表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并在2021年从苹果的增强现实、人工智能、软件和硬件部门挖走了大约100名工程师。
近期,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报道,苹果的芯片部门正在经历严重的人才流失,工程师和高管纷纷离职,以寻找更好的机会和改善工作条件。Apple 硬件技术高级副总裁Johnny Srouji对这个问题表示担忧。为防止人才流失,苹果不止一次在内部发起演讲,强调了跳槽至初创公司工作的风险性,而在苹果公司至少能保证稳定性以及高回报,权衡利弊下,期待能够留下更多高管与工程师。
02
人才流失对苹果造成的影响
对内:GPU研发危机、处理器性能提升愈发缓慢。
在2022年iPhone14发布后,A16芯片就遭到多轮吐槽。根据极客湾得出的GB5数据,与A15相比,A16芯片的CPU单核性能从1741提升至1882,提升幅度为8.1%左右,多核提升仅约10%,GPU部分峰值性能没有提升,仅改善了一点能效。虽然与安卓旗舰相比,A16的CPU优势还在,尤其是单核性能领先一代以上,但在GPU上的优势已然不在。
另外根据外媒报道,原本计划在iPhone 14Pro系列中搭载的A16仿生芯片将具备光线追踪功能。这在最开始的软件模拟测试中该计划是可行的,但却在芯片开发后期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功耗超出预期。业界预期苹果A17将采用台积电3nm制程,可望降低功耗及解决散热问题,同时GPU核心将加入光线追踪技术。
受限于A系列芯片研发的放缓,过去几年苹果处理器性能的提升非常小,每次提升其实主要是得益于芯片制造工艺的改进,而不是苹果的芯片设计。研究公司SemiAnalysis的首席分析师Dylan Patel表示。“自从Gerard Williams III离开以来,苹果的处理器性能增长已经显著放缓。”
对外:英特尔、高通加速处理器芯片开发
2021年年中,英特尔在一场线上直播活动中,公开了英特尔未来 5 年的处理器路线图以及新的芯片和封装技术。英特尔宣称,将会在 2025 年重新夺回其在处理器领域的主导地位。英特尔挖走苹果芯片主管Jeff Wilcox负责其设计工程,也可以看出英特尔对恢复其在处理器领域主场地位的迫切心态。
2021年年初,Nuvia被高通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连带着Nuvia的3位联合创始以及100多位苹果工程师的人才资源也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苹果M1 的“首席架构师”Gerard Williams III。拥有了Nuvia的高通,大大加强了其ARM自研架构的设计能力。目前苹果A系列处理器和高通骁龙处理器在性能方面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高通骁龙8 Gen 2 甚至在多核性能已经追上了苹果。
人员流失虽是苹果A系列芯片自研速度变慢的原因之一,但除此之外仍存在诸多其他影响因素。
03
其他影响因素
苹果芯片进入常规的优化
苹果在介绍A15芯片的时候曾说:Apple 设计真正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并不是简单拿出一块超强的芯片,然后围绕它来打造各种功能,而会先从一个灵感出发,为你构想一种精彩的使用体验,再齐心协力将它变为现实。
如今A系列芯片的规模目前已经大到了一定程度。以A15为例,其在CPU和GPU方面,超越对手都已经达到了30%+的水平,再往上研发一方面受限于当前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除去芯片本身来说,苹果手机对于性能提升的需求也较强,对于软件需求也不会止步不前,相比之下更好的界面交互、更强的智能可以带来的回报或大于芯片动能的持续提升。
工艺提升步伐变慢
苹果A系列处理器之所以能领先安卓阵营一两代,一方面是因为苹果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而另一方面则是苹果始终都在用最新最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因为台积电的代工支持,苹果自研芯片一路高歌猛进,也在供应链获得更多自主权。 然而随着台积电的工艺制程迈入3nm,工艺制程创新的步伐也越来越慢,随之代工价格一路攀升,如今已高达2万美元。目前这样昂贵的新工艺,也只有苹果能用得起。如此发展下去,意味着苹果要增加更多的产品成本,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这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苹果来说,显然不符合其商业逻辑。
既然苹果的自研芯片步伐已然放缓,未来其芯片业务是否会有一些变化?
04
苹果芯片的下一步?
重心或向AR/VR头显转移
2021年年初,苹果宣布其硬件工程主管Dan Riccio将转任新的职位,后经验证该重点领域将是AR/VR头显。近期,雅虎财经分析师Dan Howley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苹果会在2023年下半年推出VR/AR头显设备。他表示苹果的这款头显会是业内最先进的头显之一,应该会击败Meta的Oculus 2以及索尼即将推出的PlayStation VR2。他称相比较元宇宙的概念,苹果更倾向于提供AR/VR沉浸式体验。
此前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祺就曾发布报告,称苹果AR头显将搭载性能媲美M1的“桌面级”芯片和索尼4K Mirco OLED显示屏,目标是在10年内取代iPhone,预计出货将超过10亿部。
苹果仅在2021年就获得了11项与AR头显相关的专利,并且从2013年开始,苹果陆续收购了十余家与AR领域有关的公司,涉及传感器,AR软件、AR内容生态甚至是AR镜片等多个方面。可见苹果在AR/VR头显领域已是布局良久且期望颇高。
集中力量改进Mac芯片
苹果或放缓iPhone芯片改进速度,全力做Mac芯片。
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苹果推出了五种主要类型的 Mac 芯片,从 M1 到 M1 Ultra 再到 M2。但苹果资深爆料专家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预计,在接下来的一年左右里,苹果将推出更多产品,包括 M2 Pro、M2 Max、M2 Ultra 和 M3。
M 系列芯片采用 ARM 架构。据数据统计机构 Strategy Analytics 的最新研究显示,2021 年的 ARM 架构笔记本处理器市场上,苹果凭借 M1 系列一家就拿走了几乎 90% 的收入。M1芯片不仅用在了Mac上,iPad Pro 2021款上也运用到了,性能比上一代iPad Pro强了50%以上,刷新了iPad有史以来的速度。
如今苹果还在采取行动整合其芯片业务,包括选择在iPad和即将推出的混合现实(MR)头盔中安装Mac芯片。比如:苹果首款AR/VR头显或用旗舰芯片M2,支持16G内存。该公司还将在HomePod中使用Apple Watch芯片。这就意味着今后不再需要为iPad、头显和HomePod开发专用芯片,而M系列的芯片应用范围也会随之更广。
05
结语
近日A17芯片参数曝光,苹果A17仿生芯片将采用台积电最新的3nm工艺生产,并集成高通5G芯片,据说由于苹果芯片首席设计师的离职,苹果A17仿生芯片的性能和架构将主要由苹果A16仿生进行修改,仍将采用6核架构CPU,并更加专注于能源优化和电池续航,也就是说,A17在性能上不会有明显的优化,但是在能耗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苹果依靠M系列和A系列芯片的强大性能功耗比以及苹果的独有互联生态,在移动生态领域中已经占据了极大的优势。未来A17是否会被高通超越还不得而知。但苹果和高通之间高达数十亿美金的专利和解协议也即将到期,2023年苹果和高通之间,当有一场世纪专利诉讼大战启幕,想必这也是目前让苹果感到慌张的一点。
原文标题 : 苹果芯片的“人事慌张”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13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多物理场仿真助跑新能源汽车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