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一周“芯”闻:联发科高通成“兄弟” 中移动考验海思展讯

  与简单劳动力红利逐步枯竭、各地频发用工荒相反,大陆高校2012年毕业生人数达673万人,是2002年的5倍,净增加了540万人。10年间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4倍,而同期GDP只增长了1.7倍,这些人远未充分就业。

  更重要的是,即便每年已经有了这么多高校毕业生,中国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却仅有30%,高校毕业生人数还有翻倍的潜力,人才红利潜力巨大。

  每年的近700万毕业生相当于什么概念?我们夸张点假设中国能找到足够的产业空间,使这些人都能进入类似华为这样的产业和公司,拥有15.4万员工的华为年销售额约2400亿人民币,则大陆高校毕业生每年都可以新造就45个华为公司,年新增销售收入10万亿元,这相当于每年都增加相当于中国2012年名义GDP19%的收入,人才红利所能创造的潜在价值非常巨大。

  除华为、中兴为代表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外,A股最近几年最成功的电子制造企业崛起也都与工程师红利和技术进步相关:歌尔声学、欧菲光凭借对电声器件、光电器件核心技术的掌握,已经或正在成为世界级技术制造企业;而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在安防领域的崛起,一方面得益于大陆低成本的人才优势,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早期海思成功的开发出了低成本的安防设备芯片,打破了美、日企业的垄断。

  考察歌尔声学等公司的员工结构,他们无一例外的需要成千上万的研发、技术人才,而大陆成本低廉的技术人员为之提供了重要竞争优势,虽然生产工人成本已不再是是全球最优,但大量廉价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这些公司依然具有全球最强成本竞争力,并最终成长为世界级的公司。

  在比较优势变迁的过程中,以歌尔声学为代表的技术制造型企业,已经取代以福建南纺为代表的简单加工制造业,成为中国新的最具世界竞争力的产业,在此过程中,龙头公司崛起,而制造业也实现了产业升级。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寻找的,正是下一个拥有比较优势,获得技术突破,政府又大力支持的产业。

<上一页  1  2  3  4  5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