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产业改革创新应向纵深发展
集成电路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它的发展对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国家为鼓励和支持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国务院2011年颁发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2014年6月公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15年5月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等,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落实的政策文件,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乃至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展望未来5年,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重大转型期,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机遇期,要想实现《纲要》的目标,仍需推进一系列的创新,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做大产业规模。
产业实力全面提升
“十二五”期间,中国IC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16年销售额规模为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
在国家高度重视和推进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抢抓移动智能、网络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机会,提供了重要保障。
增长势头强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带动下,“十二五”期间,中国IC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16年销售额规模为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IC产量为1318亿块,同比增长21.2%。IC产品平均价格3.29元,同比上升0.21元。IC设计、晶圆制造以及封装测试三业都实现了快速增长,销售额均超过1000亿元。
产业结构改善,比例更趋合理。经过业界的努力,“十二五”以来我国IC产业的结构更加合理。IC设计和晶圆制造所占比重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016年IC设计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销售额为1644.3亿元,同比增长24.1%;制造业受国内晶圆生产线满负荷运行以及扩产的带动,2016年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5.1%,销售额1126.9亿元;封装测试业销售额1564.3亿元,同比增长13%。整个产业发展趋势在向设计和晶圆制造前端转移,设计业规模成为中国IC产业销售额最大的领域,产业附加值得到提高。
东西齐动,产业布局更加均衡。从国内IC产业布局情况来看,随着IC领域的投资不断向中西部地区集聚,中西部地区在国内IC产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所占份额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合肥、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中西部城市,纷纷将IC产业作为重点给予发展,在加大IC设计业发展的同时,布局了一批晶圆制造项目。2016年,中西部地区IC产业在全国所占份额己达15.1%,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规模基本持平。
重点突出,聚集效应明显显现。从重点区域来看,截至目前,国内IC产业基本分布在省会城市或沿海计划单列市,并涌现出一批产业高地。如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南京市、合肥市、武汉市、重庆市、成都市、厦门市、大连市、天津市、杭州市、泉州市等,IC产业实力明显增强,并以这些城市为核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
将改革创新推向深入
中国IC产业要想跻身世界领先地位,要在金融投资体系、财政体系、人才与研发体系上坚持不断地创新改革。
尽管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中国IC产业要想跻身世界领先地位,就要坚持不断地创新改革。
首先,在金融投资体系上,虽然国家设立了“01、02、03专项”支持企业的技术研发,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产业投资,同时带动了地方与社会资本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关注,使得以往限制IC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这基金和专项还是由政府所主导。这与以企业为主导,从市场出发、从企业自身发展出发的投资还不完全一致。我们常说,要以企业为主体,就是要将投资、研发、管理全都交由市场,都以企业为主导,政府只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以前,我们的政策是解决了IC产业的研发费用有没有,产业投资够不够的问题;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使用这些资金,是不是能用到刀刃上的问题。
其次,在财政体系上,我们建议出台政策,IC企业可将科研费用抵扣企业所得税。现在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一定的税收优惠,即企业所得税减半。但这是面向所有高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并且它没有反映集成电路行业的独特性。集成电路具有资金高度密集、技术高度密集和人才高度密集的特点。从国际经验来看,主要IC企业在研发上投入的费用都很高,部分超过营业额的10%。所以针对集成电路企业的这一特点,我们建议应当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出台政策允许企业将用于科研的费用抵扣所得税。这既是对IC产业的进一步扶持,也是用财税手段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让企业用自己的钱去搞研发,企业的盈利越多,投入研发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投入的费用也会越高,可以形成正向循环。同时还有可能引导企业在研发上进行合作,避免重复投资,通过税收手段促进产业的整合。
第三,在人才与研发体系上,引导企业加快形成完整研发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现在国内多数IC企业领导人在发展过程中,目光大多集中在整合并购上市融资等方面。地方推动IC产业发展也是以招商引资为主导。这些工作是需要做的,但还不是最根本的。IC企业成长基础是技术、是研发、是人才。技术是买不来的,企业的收购与兼并也应立足于自身实力的提升,要有消化吸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引进收购,浮于表面。因此,中国IC企业要重视自己研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只有这两个体系形成了,再加上金融体系的支持,中国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自主安全可控的IC产业。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