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详解串口转换CAN:透明带标识转换篇
UART转CAN的应用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对于数据帧转换的形式要求也逐渐增多,目前主流的转换形式包括透明转换、透明带标识转换以及自定义转换。具体是如何实现?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其中的透明带标识转换。
在上次的文章中已为大家介绍了《UART数据转CAN数据中的透明转换的工作原理》。本文将介绍另一种数据转换模式——透明带标识转换。
1适用场景
串口转CAN模块在什么时候需要用到呢?一是老产品面临升级,需要用到CAN总线通信,但硬件平台中的MCU没有集成CAN总线的控制器。二是选用的MCU已经包含CAN总线接口,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项目需求。若出现类似以上两种情况且MCU有闲置串口,则可以选用串口转CAN模块CSM100T解决。
图1 应用行业
2使用方法
该类模块可以很方便地嵌入到具有UART接口的设备中,在不需改变原有硬件结构的前提下使设备获得CAN-bus通讯接口,实现具有UART设备和CAN-bus网络之间的数据通讯。工业级的转换模块内部还包括实现带隔离的CAN和UART转换所必须的模拟和数字器件、光电耦合器、DC/DC变换器、CAN-bus接口等。
图2 产品架构
3格式说明
CSM100系列模块提供3种协议转换方式:透明转换、透明带标识转换、自定义协议转换。上篇文章已介绍过透明转换模式的转换方法,本文将以CSM100系列的模块简述模块的透明带标识转换格式。
该转换模式串行帧中的“帧ID”自动转换成CAN报文中的帧ID。只要在配置中告诉模块该“帧ID”的地址编号在串行帧的起始位置和长度,模块在转换时提取出这个“帧ID”填充在CAN报文的帧ID域里,作为该串行帧转发时的CAN报文的帧ID。在CAN报文转换成串行帧的时候也把CAN报文帧ID转换在串行帧的相应位置。
图3 转换方式
对比“透明转换”模式和“透明带标识”模式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CAN ID信息来自串口流数据中还是来自模块本身的配置信息中。由于“透明转换”模式下的CAN ID来自模块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由上位机软件提供,因此对于使用此模式的节点来说发送的帧ID是固定的。而“透明带标识”模式下不同,它可以一个节点发送多个帧ID 的CAN帧。
4转换形式
串行帧的最大缓冲区长度为255个字节,且处于该模式时串行接收设置有超时时间,即在一定时间内收不到串口数据则默认打包为一帧发送。因此,在透明带标识转换模式下,必须保证模块取得完整的串行数据帧,否则会造成分包错误。
图4 分包方式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5月15-17日立即预约>> 【线下巡回】2025年STM32峰会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5月15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确和高效地表征3000V/20A功率器件应用指南
推荐专题
-
10 国产模拟芯片,蛰伏出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