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欧菲光被苹果“踢出群聊”带来什么反思?

2021-03-23 11:31
镁客maker网
关注

作为中国光头光电领域的龙头厂商,欧菲光负责给苹果提供摄像头模组,但同时能替代它的公司也非常多。

“公司不会因苹果业务停止而倒下,反而可以去掉包袱,轻装上阵。”在欧菲光集团的核心干部大会上,创始人蔡荣军对“苹果剔除出供应链”一事做出了回应。

在失去了核心客户之后,这个曾经市值高达630亿元的供应链巨头,如今仅剩下236亿元,只能“断臂重来”。

事实上不仅是欧菲光,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国内苹果供应商们从去年开始就一直“跌跌不休”。

身处苹果供应链的他们,既尝着“糖”,也面临着“苦”。

欧菲光的遭遇,早有预兆

正所谓没有空穴来风的新闻,时间回到2020年7月21日,欧菲光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未经许可将不能从美国获得技术和设备。

在这之后,有关欧菲光被踢出苹果供应链的传闻一直甚嚣尘上,对于此类传闻,欧菲光一直矢口否认。

但凡对供应链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明白:能进入苹果供应链,欧菲光必然能得到苹果的技术支持,这也为苹果“剔除”欧菲光埋下了伏笔。

在9月和12月,欧菲光两度发布澄清公告辟谣“被踢出苹果供应链”的传闻。但与此同时,欧菲光却卖着自家厂房。

欧菲光被苹果“踢出群聊”之后,国内供应链龙头们该未雨绸缪了

首先欧菲光将非苹果部分触控显示业务转移到安徽精卓。

随后又在今年初宣布将与苹果相关的设备工厂资产出售给闻泰科技,包括“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江西慧光微电子有限公司”、“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等子公司。这其中,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就是为苹果提供摄像头模组。

为什么突然要卖掉苹果供应链的子公司呢?

对此,欧菲光的解释是,本次交易主要剥离向境外大客户供应的镜头模组业务,剥离之后公司摄像头业务将聚焦镜头业务以及安卓系摄像头模组业务,公司更加聚焦消费电子、车载等多领域的光学及微电子等核心业务,持续优化公司内部资源配置和业务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把这条新闻放到今天来看,这里说的境外大客户,正是“苹果”。

欧菲光被苹果“踢出群聊”之后,国内供应链龙头们该未雨绸缪了

在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欧菲光几乎所有的决策和动作,都是在为抛离苹果做准备,在整个链条传导下去之后,从管理层、到大股东、最终才被股民知晓。

综合当下国内苹果供应链的现状,41家A股苹果产业链公司中有21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更有10家企业净利润增长预计超过100%。

但与业绩的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公司的股价却不断受挫。作为国内苹果供应商的典型,欧菲光多次否认被踢出群聊,但股价还是反映出实际情况,这些公司离开苹果供应链这个关系之后,曾经的高估值也将自由落体。

中国供应链的原生风险

能进入苹果供应链,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但也意味着天大的风险。尤其是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这一类的消费电子企业。

用一句话总结当下的中国供应链:“忙着享受苹果带来的福利,却没有忧患意识”。

作为中国供应链的典型,欧菲光加入苹果供应链的时间更短,面对风险的意识更差。

首先,他们的客户都是在行业内垄断强势的大品牌,这意味着他们需要经过残酷的竞争才能被大客户选择。以手机供应链为例,目前全球的一线手机品牌,类似苹果、华为一只手就能算清楚了,几乎没有别的选择。而苹果、华为却有大把的供应商可以挑选,甚至可以设置账期来拖欠货款,所以对于消费电子供应商来说,他们的客户太少,但竞争对手又太多。

欧菲光被苹果“踢出群聊”之后,国内供应链龙头们该未雨绸缪了

消费电子供应商最大的风险在于容易大起大落,由于技术迭代太快,以至于很容易面临着大客户翻脸的风险,最终被大客户抛弃。这类公司一旦被苹果等大客户踢出供应链,公司就会遇到生存危机。

对于消费电子供应商而言,除非有自己独到的核心技术或者像三星Intel这样的自有产能优势,很容易就在替换的潮流中被抛弃。

相比之下,工业电子供应商面向的客户则非常多,各行各业都会采购,而相同产品竞争对手又相应没那么多的企业,因此客户能选择的可替代性企业非常少。正因如此,他们很少会有被剔除供应链的担忧。

以晶圆代工厂涨价为例,如果消费类芯片的下游是苹果华为这样的大客户,涨价的话语权不是很大。

而换成工业类芯片供应商的话,话语权就比较大,因为客户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替代品,一旦上游晶圆厂涨价,那么他们将比较倾向于将涨价传导到下游客户中。并且这些工业类芯片不太需要先进制程,且下游客户对产品的验证周期很长,某些产品生命周期可长达10年以上。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中后期,公司依然能获得获得较高的利润率,这就是产业不同带来的利润差距。

总结起来,消费电子供应商客户少,淘汰快,风险高;而工业电子供应商客户多,淘汰慢,风险小;同时消费产品起得快落得也快,工业电子产品虽然回报慢但周期持久。

可惜的是,目前我国苹果供应链依然以消费电子供应商为主,像欧菲光这样的企业很容易就被LG、夏普等企业替代。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还是需要增加关键性的核心技术来保证竞争力,否则在不可控因素的影像下,最终只会成为下一个“欧菲光”。

作者:家衡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