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杀回芯片赛道!传小米重组团队,正在和相关IP供应商谈判

6月9日消息,有媒体报道称,据知情人士表示,小米欲重新杀入手机芯片赛道,已经开始招募团队,并正在和相关IP供应商进行授权谈判。报道称,该知情人还透露,小米的最终目的还是手机芯片,不过会从周边芯片先入手。

高调入场遇冷,小米“卷土重来”?

小米2014年初步踏入芯片领域,当时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北京松果电子。历时三年打造了首款自主研发的手机SoC芯片——澎湃S1,这也让小米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具有芯片自研能力的手机厂商,这对于小米而言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市场虽然寄予了厚望,但澎湃S1发布并应用到小米5C上后的市场表现并不如意,毕竟手机SoC市场不能依赖情怀和品牌买单,性能才是用户最看重的,这也导致小米5C的市场销量低迷。尽管澎湃S1带来的更多是遗憾,但总算开了个好头,在那之后大家对澎湃S2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

然而,从2017年2月小米发布松果澎湃S1以来,在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媒体多次传出澎湃S2即将面世的消息,但人们始终未见其踪影。看似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的澎湃S2,究竟是被什么原因所阻挡,自然引发了众人的好奇。直到2018年11月底,网友“好伤心八点半”爆料称,澎湃S2曾遭遇五次流片失败:2017年三月S2第一版流片归来,基于台积电16nm工艺制作(流片就是把图纸给台积电小批量试产一次费用几千万),一周后,内部确认芯片设计有大问题根本不能亮机需要大改!2017年8月第二版S2回来,依然无法点亮2017年12月第三版S2回来,还是无法亮机2018年3月第四版回来,芯片有重大bug需要推到重来2018年7月第五版S2归来,远远没达到量产预期有大量晶体管无法响应需要改设计修复bug,等修复完量产上市预计是2020年的事情了。更重要的是松果科技已经付不起台积电的流片费用了。从该网友爆料的细节以及目前的状况来看,内容的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澎湃C1现身,小米正在路上

就在今年3月举办的发布会上,小米自研芯片澎湃C1现身,作为一枚专业影像芯片,澎湃C1采用自研ISP+自研算法,能够更精细且更先进的3A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效率提升100%。雷军介绍,自2014年专门全资成立松果电子担负造芯使命开始,小米对于自研芯片从未停止探索。此次发布的澎湃C1芯片将是小米芯片之路上的里程碑,也承载着小米对于未来造芯的极致追求。

过去4年,小米在芯片领域持续投入,在坚持自研的同时,还投资芯片产业上下游企业超过40家,总投资规模达到100亿元。

2019年,小米正式宣布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后,对旗下松果电子进行了重组,部分将分拆重组成立新公司南京大鱼半导体。南京大鱼半导体将主要负责AI和IOT芯片与解决方案技术研发,而留下来的松果将继续专注于手机SoC芯片和AI芯片研发。

作为国内AIoT领域的龙头企业,小米近些年逐渐加大在芯片领域的投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的芯片企业还包括射频芯片厂商昂瑞微、通信芯片厂商翱捷科技、WiFi芯片厂商速通半导体等等。

今年2月,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再次出手,向晶视智能投资345万元人民币。据悉,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持股占比为20.7207%,与此同时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也成为晶视智能第一大股东。

在构建AIoT生态的过程中,芯片成为了小米达成该计划的核心所在。雷军就曾在向媒体表示, “AI+IoT”是小米未来十年的核心战略。对于AIoT芯片的研发,小米还将坚持更大、更长远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摒弃“组装厂”标签,小米还得靠自研芯片

在笔者看来,小米的特点大家都清楚,超高性价比收获了大量“米粉”的热爱,让其过去在低端手机市场难逢敌手,但其营销定价策略及风格也给大家造成了“组装厂”、“杂货铺”的印象,直到现在都很难摆脱这样的标签。无疑,自研芯片才能让小米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以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在此前的演讲中。小米创始人雷军曾提到,“小米未来十年死磕硬核科技,坚持以技术为本,在攀登技术的高峰路上永不止步。请大家对“澎湃芯片”放心,小米还在持续研发中。”笔者认为,全球缺芯潮正盛,当前不失为“造芯”的好时机。中国作为全球第一的芯片消费大国,近几年中国采购的芯片已占全球芯片市场近一半的份额,小米芯片采购量的同比增速更是高居全球第一。如此大的采购规模,需要一定的国产化率,来平抑阶段性的供需失衡。通过自研芯片,不仅能解决过于依赖进口芯片的局面,还能在芯片对应的部分功能上实现自主掌控。

正如雷军所言:“此时此刻不是手机芯片,是全球无论什么芯片都缺货,而且缺货可能会持续两年,消费者可能会感受到消费电子的产品越来越难买,也越来越贵,主要是芯片全球性大缺货。我们还是需要攀登技术的制高点,因为我们对硬件工业越了解,硬件工业大量的技术门槛和技术积累,最后都是用芯片形式来体现。小米想成为真正的全球技术领先公司的话,芯片这一仗是绕不过去的。”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