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上汽大众被曝“减配”!又是“缺芯”问题
缺芯危机日益加剧,车企开启造芯之路
除了减配以外,有部分车企还将通过自主造芯以解决当前芯片短缺的困境。
众所周知,当前汽车产业缺芯潮的蔓延,问题就在于芯片供应商产能吃紧。对于没有自研芯片和制作芯片能力的汽车企业来说,其芯片供应链普遍受制于人。
2021年3月1日,针对车规级芯片严重短缺问题,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两会议案中建议,要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增强国内汽车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具体而言,在消费级芯片企业的扶持政策基础上,加大对车规级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愿意用、敢于用、主动用”。
在此环境下,多家汽车的造芯计划纷纷提上了日程。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造芯项目的牵头人是小鹏北美公司首席运营官Benny Katibian,国内负责人是小鹏汽车联席总裁夏珩。
小鹏汽车负责自动驾驶技术的副总裁吴新洲表示,该公司正在对多种技术进行研究,其中就包括自动驾驶芯片。在被问到该公司内部是否正在探索芯片开发时,吴新洲表示:“是的,这是方向之一。”
目前,小鹏汽车的芯片团队人数在10人以内。在进展顺利的情况下,小鹏汽车或在明年初对其自研芯片进行流片。
吉利
2021年12月10日,吉利发布国内首颗7nm车规级座舱芯片——龙鹰一号。据介绍,芯擎科技打造的龙鹰一号采用台积电7nm工艺制成,集成88亿晶体管。能够实现90K DMIPS的CPU算力,核心参数赶超海外竞品——高通汽车芯片8155。这意味着国内7nm车规芯片的空白得到了填补,在高端车规级芯片领域已经追赶上了国际水平。
此外,在2021年12月27日,吉利还携手富士康成立了山东富吉康智能制造公司,经营范围为,智能车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电力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电动机以及集成电路芯片等产品制造。这或表明吉利除了芯片设计外,在芯片制造领域也有涉足的想法。
比亚迪
比亚迪是全球范围内少数未受到芯片短缺影响的车企,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由于提前布局芯片自研,目前全球汽车行业经历的缺芯停产问题,比亚迪没有受到影响。
目前,比亚迪是中国最大的车规级MCU芯片厂商;也是全球首家、国内唯一实现SiC大批量装车的半导体供应商;另外,比亚迪自主研发的高端IGBT芯片在性能上达到了业内顶级的水平,而且还在数据的传输和稳定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成功打破了国际厂商对于国内IGBT芯片的垄断局面。
一直以来,芯片研发都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如今,汽车芯片产业正面临着供给不足的严峻问题,对于车企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车企自研芯片,投资的是未来,只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有底气去面对更大的困难。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5月15-17日立即预约>> 【线下巡回】2025年STM32峰会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5月15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确和高效地表征3000V/20A功率器件应用指南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