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纷纷自研芯片,降本增效or不归路?
近一年多来,汽车市场一直处于缺芯的状态,时至今日,这种状态依旧没能得到改善。科技浪潮风起云涌,小小的芯片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的重视。
在智能手机领域,从系统到芯片,贯穿软硬件的全栈自研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产品模式,苹果mac系列新产品换上自研的M系列芯片,产品力大大提升,软硬一体化的商业威力愈发显现;华为研制出麒麟9000S,搭配鸿蒙系统在手机市场叫好又叫座。
而汽车领域也早已有企业步入自研芯片之旅。2004年比亚迪半导体的前身——比亚迪微电子公司就已经成立,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MCU、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坚持IDM模式,特别在IGBT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IGBT制造商。2019年,特斯拉放弃英伟达,开始采用自研的自动驾驶芯片,它选择从智驾域控AI芯片开始,化重金自研的FSD芯片是Autopilot的一块极其重要的拼图,规划极具前瞻性,通过正式推出并随新车上市,通过OTA性能持续增强。
自研芯片不仅仅可以解决芯片短缺问题,更重要的是车企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硬件算法器件和加速器,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流畅的软件运行体验,以此掌握智能汽车底层技术话语权。在特斯拉、比亚迪等带起跨界自研芯片的节奏后,“蔚小理”也纷纷加入到自研芯片的赛道当中。
蔚来首颗自研芯片“杨戬”宣布 10 月量产
9月21日,蔚来宣布首款自研芯片——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将于10月量产。据介绍,“杨戬”芯片是蔚来智能硬件团队发布的第一颗自研芯片,8核64位处理器,并加配8通道9bit的ADC,采样率高达1GHz,可高效捕获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还将为激光雷达降低50%的功耗。同时,通过对点云处理延迟的优化,“杨戬”芯片实现了更快的功能响应,每秒点云处理能力达到8m point,并可同时接收原始数据和点云数据,为整个系统提供更好的数据闭环迭代。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介绍称,“杨戬”具备高集成度、低能耗、高性能等特征。通过自研芯片,蔚来汽车可以用近期投入换取长期收益,这一策略可以帮助蔚来节省成本并提高竞争力。并且李斌还提到,这款芯片只是其团队小试牛刀的产品,没有耗费太多精力,后续会继续开发主力芯片,在合适的时候发布。
小鹏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对标特斯拉FSD
与蔚来的理念不同,小鹏汽车计划自研对标特斯拉FSD的自动驾驶芯片。在何小鹏看来,面对全球化的进展,如果一家企业进行太过深入的产业链布局,则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因为软件和AI的融合,比如2027年至2035年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普及,那么现在所有的造车逻辑都将发生改变,之前所有的硬投资将不得不放弃。”何小鹏如是说到。特斯拉 FSD 就是一个包含 CPU、GPU、NPU(神经网络处理器)、ISP(图像处理器)、VPU(视频处理器)、安全\加密等模块的集合体。小鹏自研的是自动驾驶芯片中的 NPU 模块,CPU、GPU 等模块则外购 IP,在 IP 基础上开发,所有模块都会被集成到 SoC 中。小鹏从2020年开始在中美两地布局芯片自研,高峰时也曾达到了200人,但吴新宙的离开给自研芯片增添了变数,加上销量不及预期,今年团队也在缩编。
理想投入谨慎,AI 推理芯片为研发重点
理想对自研汽车芯片相对谨慎,与李想做汽车智能系统的思路有关,芯片团队的搭建明显晚于蔚来和小鹏。理想同时在研发用于智能驾驶场景的 AI 推理芯片,和用于驱动电机控制器的 SiC 功率芯片,用于智能驾驶的 AI 推理芯片是理想目前的研发重点。今年 1 月,理想汽车 CEO 李想在公司开年内部信中说,理想汽车的愿景是在 2030 年成为 “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李想表示,“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电动车将成为最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创造出物理世界人工智能的母生态:从 AI 的算法到改变生活的 AI 产品,从 AI 操作系统到 AI 推理芯片,从 AI 训练平台再到 AI 训练芯片等。”
自研芯片,降本增效or不归路
随着智能化革命的袭来,汽车对芯片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已经成为了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芯片已经成为补齐全栈自研的最后一块版图。如果车企们如果有能力自研芯片,可以防止被芯片供应商卡脖子,掌握智能汽车底层技术话语权,也可以开拓芯片对外供应的业务,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盈利点。
但是芯片的研发、量产周期长,技术门槛高,需要持续和稳定的经营节奏。而车企造芯,本身就是一项垂直扩展业务,车企的主业是造车、卖车,造芯并不是他们的专长。有业内人士表示:“自研芯片的周期很长,如果是买各种IP核(知识产权核)集成,其实不是真正的自研;创造IP核的周期太长,可能流片成功后,芯片短缺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了。”
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和芯驰科技副总裁陈蜀杰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们认为:
第一,每一款优秀芯片的研发费用高昂,需要大量落地应用才能平摊研发成本,车企自己做不划算;
第二,专业人做专业事,车企自己从零到一来做这件事,也并不是效率最高的选择;
第三,车企有差异化需求可以选择与芯片供应商深度合作。
车企研发需要极高的费用,如果芯片全部自用,平摊到每辆车上,自研芯片不一定比外采便宜,大部分车企自研芯片的性能也很难优于供应商。 而且消费者不会为车企的试错付款,但不试错的车企注定难以长久,最后结果是好是坏还得车企自己把控,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做好商业闭环或许能让这条路走的更久远一些。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13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多物理场仿真助跑新能源汽车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