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
-
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揭示技术密码:机器人行业蓬勃发展,半导体“芯脏”如何给予支撑?
随着宇树人形机器人在今年春晚的一舞,给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再添一把火。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的全球占比已经从约五分之一提升至超过全球总需求的一半。中国本土机器人制造商也已显著扩大了国内市场份额:本地供应商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30%提升至2023年的47%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2025-04-11 -
AI+智驾+机器人狂飙背后的秘密:4月15日看这家研发服务平台如何重塑创新边界
当下最热门的行业有哪些?AI、智驾和机器人无疑位居前列。而在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AI服务器等前沿科技领域蓬勃发展的背后,先进技术、优质产品和创新服务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撑,驱动着这些行业的持续突破。作为电子产业技术服务领军企业
世强硬创 2025-04-10 -
汽车集成式架构下如何选择芯片:功能和算力需求
芝能智芯出品 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向中央+区域架构转变,实现算力集中、接口标准化以及软件定义汽车(SDV)的目标。 芯片选型不再局限于单一性能指标,而是需要从体系化设计的视角出发,综合考量中央计算平台的高性能SoC和区域控制器的功能安全MCU需求
-
半导体行业会受美国政策影响如何?
芝能智芯出品 美国全面关税政策虽对部分半导体进口实施豁免,但对GPU、芯片制造设备及相关电子产品的高关税威胁着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复兴,关税漏洞带来的问题远超预期。 半导体供应链的复杂性使得成本上升、供应链混乱及盟友报复性关税的风险加剧,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力
-
-
AI狂欢后,中国存储如何加速弯道超车?
当前,随着大模型行业应用的展开,打造AI基础设施在全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国星际之门,法国的France 2030…… 企业可以利用AI基础设施中的算力、存力、算法和数据,推动业务实现智能化创新与进步
-
X-in-1电驱动系统中,如何设计ACU?
芝能智芯出品 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成本要求越来越高,X-in-1电驱动总成的集成度不断提升,提高功率密度、降低成本并优化系统效率。 英特尔与Silicon Mobility合作开发的X-in-1动力域控制器(Powertrain Domain Controller
-
AirPods Pro3深度曝光:苹果如何重新定义无线耳机?
当耳机不再只是耳机,而化身私人健康管家与AR助手,可穿戴设备的边界正在被彻底打破。根据最新供应链消息与专利分析,苹果计划于2025年秋季发布的AirPods Pro3,或将通过三大革命性升级,开启智能穿戴设备的全新纪元
-
汽车MCU国产替代,进度如何了?
芝能智芯出品 国产车规级MCU在推广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中国MCU厂商们声称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实际市场表现与宣传存在差距。 截止2024年底,中国国产车规级MCU自给率不足5%,主要应用于对性能要
-
这家初创企业,如何蹚出一条芯片自主化之路?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小芸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新能源汽车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跃迁的进程中,芯片作为关键技术支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国内芯片设计行业销售额为6460.4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11.9%
芯片 2025-03-21 -
从Tesla到Blackwell,英伟达如何改写HPC规则
明日,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将迎来重振该公司股价的重要契机。在英伟达年度技术峰会GTC上,黄仁勋将阐述他如何带领英伟达探索AI下一个前沿的方向。 据摩根大通此前预计,英伟达将在大会上推出Blackwell Ultra芯片(GB300),并可能披露Rubin平台的部分细节
-
面向高性能的3D-IC芯片堆叠技术,如何普及?——技术现状、挑战与未来前景
芝能智芯出品 3D-IC(三维集成电路)技术作为芯片行业的一项突破性创新,近年来在数据中心和神经处理等领域展现了显著的进步。 通过将多个芯片垂直堆叠并通过高密度互连技术集成,3D-IC大幅提升了性能和能效,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处理等高性能计算场景中
-
加码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技术,运动控制方案如何驱动智造转型?
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是电子智能制造行业至关重要的展示交流平台,将于2025年3月26-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E5&W1-W4馆)再度盛大起航。本届展会规模宏大,将达近100,000平方米
-
工程安全之电缆管道密封难题如何破解?全球密封技术专家Roxtec给出答案
在工业4.0与全球工程建设浪潮交织的当下,电缆与管道密封系统作为保障设施安全运行的核心屏障,正面临愈发严苛的挑战。从北极圈油气平台到热带雨林的数据中心,从海底隧道到高层地标建筑,全球各个国家的关键工程都在寻找既能抵御极端环境、又能适应技术迭代的电缆和管道密封解决方案
Roxtec 2025-03-04 -
小尺寸FPGA如何发挥大作用
作者:TECHnalysis Research总裁兼首席分析师Bob O’Donnell与许多类型的器件一样,人们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大芯片比小器件更好,更有影响力。然而,就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而言,更小的芯片往往具有最大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力
莱迪思 2025-02-24 -
设备失准→生产效率下降?Easy-Laser XT770激光对中技术为企业实现高效生产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精准的对中技术对于工业领域旋转机械的稳定高效运行越来越重要。Easy-Laser Easy-Laser 2025-02-17

软硬协同优化,安谋科技新一代“周易”NPU实现DeepSeek-R1端侧高效部署
近日,搭载安谋科技最新一代“周易”NPU处理器的硬件平台成功运行DeepSeek-R1系列模型,性能卓越、成本优异,为用户带来了更高效、便捷的AI应用体验。这款创新性NPU处理

全球晶圆厂,进度如何?
晶圆厂,作为半导体芯片制造的核心环节,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科技产业的神经。2024 年,全球晶圆厂领域迎来了诸多新变化,新增数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究竟去年有多少新晶圆厂拔地而起?它们分布在哪些区

大摩如何看大中华区的芯片行业?
芝能智芯出品 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芯片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Morgan Stanley发布了《Refreshed AI Semi Outlook amid DeepSeek Impact》大中华区的半导体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2025年半导体行业展望:如何在波动中探寻新机遇
芝能智芯出品 三星证券写了一篇2025年的半导体行业展望《2025 Semiconductor Outlook》,出发的动机主要是围绕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去看问题。 2025年半导体行业在全球经济、技术创新与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整体状态很难估计

GaN 功率器件:如何改进架构并推广应用?
芝能智芯出品 随着功率器件需求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快速增长,单一材料的解决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电压和电流范围的全面要求。 基于此,复合材料与创新架构逐渐成为改善器件性能的关键手段,氮化镓(GaN)凭借高电子迁移率和开关速度的优势,在低功耗和部分高压应用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Melexis推出性能先进的温度传感器,以红外技术创新实现电磁炉智能温控
2025年01月20日,比利时泰森德洛——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Melexis宣布,推出专为电磁炉设计的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MLX90617。该芯片运用创新的光学滤波技术,能够穿透电磁炉陶瓷面板,精准测量烹饪容器底部的温度

半导体新规!汽车企业自研芯片该如何继续?
芝能智芯出品 美国不断升级对中国芯片产业的管制措施,试图通过限制台积电、三星等芯片制造商对华出口先进芯片,遏制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发展。 这种策略不仅对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压力,也倒逼中国加速自主芯片制造技术的研发

村田开发超小尺寸、超低功耗的Type 2GQ GNSS模块 以匠心品质助力实现万物互联时代
物联网强大的技术革新力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它通过连接各种设备和系统,实现了数据的无缝流动和智能决策,从而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转型和升级。从制造业到安全作业保障,从交通物流到智慧城市,物联网的应用无处不在
小鹏汽车采用RTI Connext Drive顺畅实现新一代通信架构
智能系统基础架构软件提供商RTI公司近日宣布,小鹏汽车选用RTI Connext Drive作为核心通信技术,用于新一代汽车电子电器架构(E/E汽车架构)。小鹏汽车从2026年量产车型开始,将采用Co

定制芯片与AI芯片:将如何深刻影响半导体行业
芝能智芯出品 半导体行业正经历深刻变化,其中定制芯片和人工智能(AI)芯片的发展是两个关键点,影响着整个行业的格局,并对下游应用产生重要影响。 市场对芯片性能、效率和安全性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推动了定制芯片的使用

揭秘英伟达,黄仁勋如何引领公司走向全球市值巅峰
11月,英伟达公布了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表明,英伟达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51亿美元;在GAAP规则下,实现净利润19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9%,远超市场预期。英伟达一直是加速计算领域的先

通过使用增强型双位Δ∑技术来实现其高精度特点的ADC芯片
工采网代理的国产ADC芯片 - MS1808是一款带有采样速率8kHz ~ 96kHz的立体声A/D转换器,适合于面向消费者的专业音频系统。MS1808通过使用增强型双位Δ∑技术来实现其高精度的特点。MS1808是单端的模拟输入所以不需要外部器件

美国调查中国半导体产业:将如何发展?
芝能智芯出品 近期美国发动了对中国半导体的调查,半导体产业成为各国角逐的关键领域。 ● 中国半导体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在政策大力扶持与市场需求驱动下发展迅速,在部分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不过仍面临诸多挑战

先进封装技术:如何解决应变与应力?
芝能智芯出品 先进封装技术正成为芯片制造产业的关键驱动力。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不仅在芯片制造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在先进封装领域引领潮流。 在台积电的3D Fabric技术体系中,包括InFO、CoW
半导体行业过去六十年是如何不断创新的?
芝能智芯出品 在IEDM 70周年纪念大会上,英特尔的“晶体管先生”塔希尔·加尼博士分享了半导体行业过去六十年来的创新历程。 从 1965 - 2005 年摩
半导体工艺进步如何从量变到质变?
芝能智芯出品 2024 年的国际电子设备会议(IEDM)再次展示了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进步,尤其是 2nm CMOS 工艺、3D 堆叠技术及其在 AI 和高性能计算中的应用,预示着未来几年的重要趋势。 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推动了摩尔定律的延续,也促使封装、互连、晶体管和功率传输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光离子化技术:PID传感器如何提高压缩空气质量
光离子化:压缩空气纯净度的关键 在各行各业中,压缩空气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动力源,广泛应用于气动工具、制造流程等多个领域。然而,确保压缩空气的纯净度至关重要,因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污染物会损害系统效率、产品质量及工作场所安全
炎热气候如何影响汽车芯片的老化?
芝能智芯出品 全球气温的上升和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汽车芯片在高温环境下的老化问题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电动车广泛采用的背景下,芯片老化加速对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构成了严峻挑战。
美国制裁落地之际,中国半导体国产化情况如何?
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140家中国涉半导体企业的“实体清单”,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和高宽带内存的对华出口进行限制,24种新半导体制造设备和三种软件工具被列入对华出口管制清单,包括美国、日本和荷兰的半导体企业在内的企业均会受到出口限制
尖端芯片设计:功率与热管理如何兼顾
芝能智芯出品 算力AI芯片技术进入先进制程时代,单片集成和3D封装成为解决高密度计算需求的重要途径。然而,这一转变伴随着复杂的设计权衡,包括架构规划、热管理、功率优化以及工艺整合等多方面挑战。 我们从核心问题出发,深入剖析尖端芯片设计中面临的关键技术壁垒,看看有哪些可能的解决路径

英伟达Q3营收实现近翻倍,华尔街奈何对股价“多空双杀”
当地时间11月20日,英伟达公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季度英伟达实现了显著的营收增长,几乎翻倍,这主要得益于AI需求的强劲推动。 财报显示。英伟达第三季度调整后的每股收益(EPS)为0.81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0.74美元
村田首款在-40~125°C的宽工作温度范围内 实现±40ppm频率偏差的高精度汽车用晶体谐振器
主要特点 兼具高精度和宽工作温度范围 实现了高可靠性和低故障率 确立了稳定的供应体制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以下简称“村田”)开发了村田首款&nbs
AMD宣布推出第二代VersalPremium系列,实现全新系统加速水平,满足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需求
2024 年 11 月 12 日,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AMD(超威,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MD)今日宣布推出第二代 AMD Versal™ Premium 系列,这款自适应 SoC 平台旨在面向各种工作负载提供最高水平系统加速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