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智能手机致命“雷区”:黑莓为什么会坏掉?
自从2007年iPhone问世,手机行业的震荡就始终没有停止。先是谷歌推出免费开源的Android操作系统,摩托罗拉靠全面转向Android获得新生,然后老牌智能手机强者Palm被惠普收购,再之后,诺基亚在“燃烧的平台”被迫向微软求援。现在,轮到了生产黑莓(BlackBerry)手机的RIM。
和近年来不断走下坡路的诺基亚不同,RIM的衰落残酷而突然。
凭借在企业级市场累积的坚实基础,RIM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着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但在iPhone和Android的冲击下,RIM很难保住宝座。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以手机用户量为标准,苹果iPhone在美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从3个月前的7.5%上升到8.7%,而黑莓则从8.7%下降至8.1%。
危机真正被引爆的导火索是RIM的新一季财报。截至2011年5月的季报显示,RIM营收不及预期,利润出现9年来首次下降,一拖再拖后发布的平板电脑Playbook销量也仅为50万台。RIM不得不大幅调降业绩预期,并发出裁员信号,这使股价应声下跌了15%,到7月初,RIM股价相比一年前的高点已跌去近60%。
坏消息还包括一连串高管的离职,如数字营销主管布莱恩·华莱士(Brian Wallace)、首席营销官基思·巴尔迪(Keith Pardy)、品牌创意副总裁保罗·卡尔布弗莱思奇(Paul Kalbflesich)今年先后都离RIM而 去。
更让人忧心的是RIM管理层的态度。最近黑莓手机之父、RIM联席CEO迈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频频回击外界的质疑,他甚至表示:“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外界不看好我们,我甚至懒得跟他们争论。”
RIM真的没有错误吗?
沉重的包袱
企业客户是黑莓最大的资产,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帮助黑莓在初期顶住了来自iPhone和Android手机的冲击,但另一方面,随着个人消费者开始越来越多的成为智能手机用户,尤其是一些企业也开始允许员工携带自己的手机用于工作,过分依赖企业级市场必然会导致对个人消费市场的轻 视。
黑莓手机和iPhone、Android手机的差距非常明显:仅从黑莓手机的外观就能发现,这显然更像是一款工作用的手机而非生活娱乐设备。RIM对自己黑莓手机的卖点宣传仍然都以企业级客户重视的安全性和邮件推送为主,而个人消费者在选手机的时候看重的更多是用户体验,尤其是手机上网和娱乐的功能。
从某种程度上说,RIM无法放弃企业级市场已经成为了它的包袱。虽然RIM早在2004年就推出了面向个人消费者的黑莓网络服务(BIS),但思维仍然停留在企业级市场上。RIM中国区总裁谢国睿曾告诉《环球企业家》,2010年中,中国的黑莓手机与Android手机数量相当,但直到年末,RIM才首次在中国推出了个人业务。
由于RIM并不是单纯的手机厂商,它更像解决方案提供商,用户购买黑莓手机和开通黑莓企业服务(BES)或者BIS服务往往是同步的。因此RIM和运营商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谢国睿认为这也是RIM的优势所在。
当手机上网的资费开始下降,越来越多用户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对短信和电话的需求必然也会减弱,运营商迟早都会沦为管道。对于RIM来说,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运营商身上并非明智的选择。诺基亚CEO艾洛普在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曾说,在公司转型的时候必须明确转型的方向和重心,这也是他选择放弃Symbian转投Windows Phone的原因。由于RIM在过去一直和运营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要把重心转向开发者并不是那么简单。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5月15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确和高效地表征3000V/20A功率器件应用指南
-
5月16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