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半导体运输受累,芯片被困在港口之外
除了堵,成本越来越高了
除了堵塞以外,物流价格成了半导体企业头疼的另一大问题。
据最新的数据,相较于疫情之前,海运和空运价格都翻了数倍,但对于企业来说却是一笔不得不花的开销。
由于陆地上也没有足够的卡车和司机,即使完成了卸货,这些集装箱只能停滞在港口里,没法及时回到贸易循环当中,供应一方就会出现“缺箱少舱”的现象。为了维持运转,一些厂商不得不购入更多的新集装箱以及与其相配的船只。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集装箱厂商就有意无意抬高集装箱的价格,甚至一些生锈的箱子都被拿出来继续“工作”。
伴随集装箱价格的上涨,海运的价格也开始飙升。“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周从上海向洛杉矶运送一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费为10377美元,约合人民币近67000元,比去年同期上涨329%。
有人吐槽,装满一箱货物的价格,甚至还不如这个集装箱的价格贵。
虽然天价海运费主要在中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但事实上全球的海运价格都跟着一起上涨,而这些费用最后只会落进了集装箱厂商和海运公司的口袋里。
如今为了保证供应,已经有厂商开始放弃了海运,全部改由空运,哪怕单次飞行价格几千美金费用,较之前翻了三倍不止,也照飞不误,成本压力不言而喻。
据波罗的海空运指数 (BAI) 的最新数据显示,亚洲到北美的空运即使运费已经涨到每公斤10美金以上,但空运的好处就是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半导体的供应链,保证生产进度。
对于“缺芯”的各家企业才说,时间就是金钱。
有意思的是,因为国内“限电”的影响,美西航线海运费在国庆节前3天跌去将近3月涨幅,但其他航线的价格依然在上涨。
结语
面对日益严重的供应链问题,美国、欧洲、中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纷纷尝试解决供应链的问题,但疫情下的劳动力短缺、运输延误等短时间还是难以解决。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洛杉矶港的“堵车”现象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缓解,堵在港口外的货船连起来超2000公里。
为了缓解供应链问题,只能指望美国码头工人们能努努力多加加班吧。
作者:家衡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5月15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确和高效地表征3000V/20A功率器件应用指南
-
5月16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