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代酷睿i9-12900K评测:能否帮助英特尔力挽狂澜?
终于,万众期待的英特尔 12 代酷睿桌面端处理器来了。相比于在 14nm++ 中徘徊的前几代酷睿,此次的 12 代酷睿从工艺到架构再到主板接口全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进化,堪称英特尔的绝地反击。
那么 12 代酷睿到底有哪些提升,能否帮助英特尔力挽狂澜呢?在本篇文章里,IT之家就以 12 代酷睿家族中的王者 —— 酷睿 i9-12900K 为例,帮助大家由内而外地读懂它。
一、架构介绍
此次 12 代酷睿基于 Intel 7 工艺打造,采用性能核(P 核)与能效核(E 核)的混合架构设计,这是 X86 桌面平台首次采用混合架构设计,性能核专注高性能计算处理前台任务,能效核则能效比更高,但其性能实力并不输于一般的处理器产品,在英特尔的阐述中,能效核的表现可以逼近传统的 Sky Lake 处理器。因此混合架构仅仅是一种异构设计,明显不同于 ARM 平台大小核的概念。
得益于 12 代酷睿整体架构的变革,整体的性能也带来了巨量的提升,在常见的几款评测工具上,12 代酷睿相比于上一代酷睿处理器平均性能提升达到 19%。
单线程频率表现上,12 代酷睿性能核相比于 10 代酷睿提升 28%,相比于 11 代酷睿性能换算下来也有 14% 的提升。即便是主要用于后台任务的能效核,在单线程性能表现上也是与 10 代酷睿不相上下的。性能核与能效核的全面提升,既可以满足单线程的性能需求,也可以满足在多线程场景下不同任务的性能需求。
那么有了新架构,如何合理的调配让 P 核 E 核发挥最大的效果呢?为了解决线程分配问题,英特尔推出了全新的硬件线程调度器 Intel Thread Director,这一调度器有着纳秒级的调度速度,并为操作系统带来更高效的线程调度建议,以此带来更好的线程分配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分配是硬件和 BIOS 层面的,和系统无关,也不需要用户主动干预,哪怕你用的是 Linux 也能正常调配。针对浮点计算、AI 计算等高优先级、需要更高性能执行的任务会优先分配到性能核中,其他低优先级的任务、背景任务将会直接被调度到能效核上。
我们举个例子,我们在 Pr 中前台渲染视频时,默认会采用高性能的 P 核进行渲染,以提供更快的速度,但如果我们在渲染时打开 PS 制作图片,此时系统对多线程要求明显提高,因此 Intel Thread Director 便会自动将 Pr 移动到高效能的 E 核进行渲染,将 P 核让给前台的 PS,保证前台工作的稳定流畅。
前面我们提到,Intel Thread Director 这项技术对于用户来讲完全是透明的,同样英特尔也建议软件开发者,无需针对 12 代酷睿混合架构更改任何代码,目前 Windows 11 操作系统已经很好的支持 Intel Thread Director,可以更好的对 Intel Thread Director 所提供的决策信息进行运用。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